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Week 14 社會科學研究法 ─ 論文寫作以及同學經驗分享

這星期的研究方法課程,上的是論文寫作還有同學的經驗分享,

(認知)

●怎麼找問題?

從學術性論文、期刊和研究報告裡面找出尚未解決的問題或方向,
而從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擴大閱讀,找到相關的理論或方法。

看權威性的文章,所謂權威性的文章,指的就是某個理論或是議題的原點,
而透過權威性的文章,我們可以引發新的靈感,
對於題目的界定很有幫助。

看引用次數是一個好的指標,不過也是危險的指標。

●博碩士論文的結構

正文前:篇首
正文:主體、結論及展望
正文後:參考文獻、附錄

●標點符號

我覺得這部分很實用,
將來在寫論文時一定會遇到很多有關標點符號的問題,
這份資料可以當作教材。

●論文的文體與形式

切忌頌揚、勸戒與爭論,要實事求事,
以系統語言陳述,照顧和呵護你的文章,
充分使用圖解
我覺得充分使用圖解這一項是很重要的,
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新的理論或者是觀念,
光是看文字會很難理解,但是若是加上圖解,
便能夠很清楚地看出其概念。

●寫作的倫理

切忌不能夠抄襲、提供部分事實和捏造事實。

而老師也發一篇文章上面有寫論文的12個步驟,很值得參考。

●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把別人都認為沒價值的東西變成有價值是很有成就感的。

●研究者不一定是perfect,但一定是honest。

●喜怒形於色,為真相辯護。

(行動)

在聽同學的經驗分享之前,每個人都提出了一些想要知道的問題,
我比較想要知道的是他們在寫作的過程當中,
有遇到哪些瓶頸,以及他們如何去解決。
而維寧在分享時有提到,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
多和老師或是同學和家人聊聊,是個不錯的解決方式。
而博堯則是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換題目的經驗,
也介紹給我們一些在寫論文時會用到的軟體或工具,相當的實用。
而易耿則是和我們分享了他在寫論文時所遇到的困難和狀況,
以及他的作法和看法。


(感受)

這堂課下來,學習到很多,對於沒有寫過論文的我來說,
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經驗分享,都是很有用的,
當然最重要也有最有用的做法,就是多閱讀,
多吸收新知和理論,要先從基本面開始做起,
才能夠一步一步往前邁進,總而言之,
多看多聽多作,才是最根本且最有效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