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和「不會」
這禮拜一上課,
老師就針對了上禮拜同學的意見進行討論,
有人的分類方法是分成「會」和「不會」兩種,
這對於個人來說是很好的方法,
因為可以對於不會的東西進行了解的動作,
也可以對於已經會的東西在更深入了解,
這種分成「會」和「不會」的方式為 Personality,
對於個人來說較為有用。
●Common sense 不能成為 Scientific knowledge
●人的知識從兩方面而來
1. 演繹法(deductive)
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2. 歸納法(inductive)
以詳細的觀察為出發點,然後朝向抽象的推論及觀念移動。
●偽科學(被主流科學不能接受的科學)的特質
1.Use of vague, exaggerated or understable claims
2.Over-reliance on confirmation rather than refutation
3.Lack of openness to testing by other experts
4.Lack of progress
5.Personalization of issues
6.Use of misleading language
●「測量」和「樣本」
測量(measurement)
1.用數字測量欲研究物件(要設計研究的工具和標準 Instrument)
2.分類
樣本(sampling)
測量工具若無法反應測量物件的特質,會造成內部效度錯誤
錯誤的樣本,會過度概化,也就是造成外部效度錯誤
●「信度」和「效度」
信度(reliability)
是指可靠或一致。它的意思是在同樣或類似的條件下,
同一件事可以重覆或再次發生。
效度(validity)
效度的意思是真實性,指的是構念或研究者在概念
定義中將想法概念化的方式契合數量的程度。
●「質化」和「量化」
質化的目的:
獲得具代表性的樣本,從大母體中取出單位、個案
量化的目的:
蒐集能夠澄清、深化了解的特定個案、事件、行動
●新挑戰
接著老師忽然要大家分組,進行討論,每一組負責一個章節,
然後要向大家報告,大家開始手忙腳亂地整理PPT,
整理出各組覺得最重要的幾個部份,還有列出不懂的辭彙,
但是還真的是很緊張,不過還好我們這組的組員大家都很厲害,
所以總算是順利的報告出我們所討論的東西。
●因果假設的五種特徵
1.它至少有兩種變項
2.它表達出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3.它可以被描述成一種預測或是未來結果的期待
4.它合乎邏輯地鏈結到一個研究問題與理論
5.它具有可否證性
●心得
星期三的早上聽了將近三小時的演講,
下午接著上課,真是一大挑戰,
再加上要分組報告,又讓人緊張萬分,
不過還真的是十分充實。
學術研究與寫作之性質
14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