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Week 9 圖書資訊學研究 ─ 1.RFID與資訊隱私 2. 讀者訴願

這星期的課程,請來了蘇小鳳老師來講課,
介紹了兩個議題:

1.RFID與資訊隱私

●IBM RFID 的廣告

從這個廣告,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到RFID的防盜功能很不錯,
不但如此,也可以見識到它的便利性,
讓人們可以不用花時間在購物中心的櫃台排十幾分鐘的隊,
只要透過RFID,就可以像悠遊卡一樣馬上付錢走人

●RFID本來是用在軍事上,辨別是敵機或是自己人

高科技的東西通常來自於軍事,這句話真的是一點也沒錯

●GOOGLE EARTH 牽涉到隱私權問題

老師有舉一個例子,
在國外有一位太太透過GOOGLE EARTH發現老公有外遇

●炸彈客(Unabomber)

炸彈客最後是因為借閱紀錄被調出,
發現她借了許多有跟製作炸彈有關的書籍,所以被定罪

上面有這麼多的例子,說明了RFID的使用,有好處也有壞處,
不過我倒是覺得好處大於壞處,就它的便利性和防盜性來說,
真的是很不錯,而RFID所會遇到的問題,不外乎就是隱私,
剛開始老師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所使用的EZ PASS,
若是警察以某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再加上駕駛到達的時間去計算,
這樣便能夠判斷是否超速,雖說這樣子有一點點違反隱私,
不過我覺得這還好,因為駕駛人本來就應該要按照速限行駛,
而不是只有再有測速照相的地段才放慢速度。
而RFID的最大讀取範圍,也應該要設定在40到50公分內,
才不會受到干擾。

2. 讀者訴願

關於這方面,小鳳老師也舉了幾個訴願的經驗讓我們了解,
一個是圖書館,一個是百貨公司,其實我認為讀者對於圖書館的意見,
可能有一部分都是關於流通櫃台的工讀生,
因為我也有遇過態度不是很好的流通櫃台工讀生,
所以我認為圖書館在應徵工讀生的時候,應該要經過審查,
才不會讓讀者以偏概全,誤會圖書館。
而圖書館和百貨公司在處理民眾訴願時的積極度,也不相同,
百貨公司會非常的謹慎,而且會不斷地確認使用者是否滿意,
我想這也是營利機構和非營利機構之間的差別。

Week 10 社會科學研究法 ─ 調查研究 Survey Research

(認知)

●調查研究的優缺點:

優點:

1.調查研究使得大樣本的調查具有可行性(有統計的意義)
2.調查研究在資料分析上比實驗設計有彈性
3.標準化的問卷能確定概念一致,對所有受訪者有同樣的意圖

缺點:

1.標準化的問卷使調查研究有所侷限
2.調查研究鮮少能處理社會生活的情境脈絡
3.無法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修正
4.調查研究效度上較弱、信度上較強

標準化是優點也是缺點

●好的問卷:

1.理論架構要強
2.操作的定義要清楚

●問卷的類型:

1.結構型問卷:以研究者為主
2.無結構行問卷:多用於深度訪談,且以受訪者為FOCUS

●問卷問題的呈現方式:
1.簡單式
2.列聯式
3.矩陣式

(行動)

課堂的最後,我們也分小組進行問卷修改的練習,



(感受)

問卷真的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但是要如何設計和編排是很大的學問,
問卷問題的時間、內容和類別順序要有邏輯,
語文淺顯易懂,意義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曖昧,
一句話表現單一事物,避免誘導回答及暗示,
避免涉及隱私的問題,不要用假設的猜測語句,
至於調查或問卷的長度,或是開放式問題抑或是封閉式問題,
則沒有一定,要是需求而定。
而問卷實施的方法當中,其中有一個是電話訪問,
我覺得這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實施起來會遭遇到的問題,
就是有可能會被認為是詐騙集團,因為現在詐騙集團這麼的猖獗,
所以大部分的民眾接到接到電話訪問,第一個直覺就是詐騙電話,
甚至有人會馬上拒絕受訪,這是我第一直覺所想到的大問題。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Week 9 社會科學研究法 ─ 實驗研究法

(行動)

●一開始上課,我們就先作了練習題,
將摘要中懂的和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實驗組、控制組、對照組

不懂:Hayes(1996)寫作模式、準實驗研究設計、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軸線的教材組織結構、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快要下課的時候,我們也進行了小組實驗設計練習,
針對研究案例的摘要,畫實驗研究架構,

(認知)

●適合用實驗的研究問題
有假設,有現象,因果關係,對某事情已有存疑,
但是不太確定,這類的問題就適合用實驗法,
不過質化研究不會有這種問題

●實驗的組成
處遇(treatment)或自變項
依變項
前側(pretest)
後側(posttest)
實驗組
控制組
隨機分派

這七個部分是一個循環的圖形

●實驗設計的種類
1.古典實驗設計(七個元素都有,缺一不可)
所有設計都是古典實驗設計的變型,它有隨機分派、
前測與後測、實驗組與控制組
2.實驗前設計
a.單次個案研究設計(單組為後測設計)
b.單組前測-後測設計
c.靜態群組比較,也稱為唯後測非同等群組設計
3.準實驗與特別設計
a.雙組唯後測設計
b.間斷性時間數列
c.同等性時間數列
d.拉丁方塊設計
e.所羅門四組設計
f.多因子設計

(感受)

上課有講到一部份,關於實驗後的訪談,
老師也提到,心理學相關的實驗,
不能讓受試者心理受傷害,
剛好之前有再BBS上面看到類似的文章,
有學生抱怨校內有人演出搶劫的假戲碼,
看看經過的同學會有甚麼反應,
當然個實驗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測試單位事後也作出回應,說只是要測試助人行為,
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實驗,可能沒有顧慮到參與者的心理,
自然很多人就會認為被欺騙,
也很多人會認為這樣是在濫用學生的正義感,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甚麼實驗,
都一定要注意到參與者的心理,
不能讓他有受騙或是不舒服的感覺。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Week 8 圖書資訊學研究 ─ 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模式研究

這星期的課程,請來了政大的陳志銘老師來講課,
主題是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模式研究

●數位學習不單是將教材放網路上讓學生使用,
重要的是能夠有互動、參與和分享,
我覺得這就有點像是WEB2.0的概念一樣,
不是要學生坐在電腦前看上課的影片或是教材,
就叫做數位學習,要能夠產生互動,激發學習動機,
才能凸顯數位學習的價值。

●傳統教學:

學習者:被動,必須遵守某些行為規則及某些溝通型態
缺點:
1.效率低
2.效期短
3.特定性,或範圍小與層次低
4.非個人化教學

●數位學習:
以學習者為中心導向:
互動性、自我導向、可反覆練習、量身訂作

數位學習的重點在於如何利用資訊通信科技來提高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不斷融入新的資訊技術
1.情境感知技術
2.WEB2.0
3.多媒體技術
4.人工智慧與資料探勘技術
5.數位典藏與數位圖書館技術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情境感知技術,
他會透過儀器,
獲取一些生理上的數據,並且根據此數據,
來判斷使用者的情緒或感受,
老師也提到已經有MP3可以做到這樣的技術,
若是使用者情緒不好,則會播放一些開心的歌,
我覺得這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人性化,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影響科技,
我覺得越貼近人性的東西,
就越容易受到使用者的青睞。

●數位學習用在企業界

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因為公司根本沒有時間去幫新進員工作做教育訓練的動作,
所以讓員工自己利用上班以外的時間,
透過數位學習去完成教育訓練,
所以數位學習的運用是非常的廣泛的。

●心得:
我覺得數位學習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
不過我認為要完全取代傳統學習,
是非常困難的,就像是常常會提到無紙社會,
無紙圖書館,這些我覺得其實不太可能,
傳統的東西必定有新科技無法取代的地方,
書,有其存在的價值,
有些人還是享受翻書的感覺,
而像傳統學習,現在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式,
在短時間內要去改變很困難,
必須要慢慢地將數位學習與傳統學習結合,
讓學習有更大的益處,
才能夠讓學習夠有效率,更加地進步。

Week 7 圖書資訊學研究 ─ 資訊計量學

這星期的課程,請來了政大的蔡明月老師來講課,
主題是資訊計量學

●研究生要重視年代、歷史
剛開始上課,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不管是任何事情,我們都要追本溯源,要了解它的根本,
才能夠對於之後的發展演變有所見解。

●三大定律:

1.布萊德福定律
根據某學科各期刊所含相關文獻數量的多寡,依遞減次序排列,
這些期刊可分為一核心區,且每一區包含大約相同數量的文獻,
則各區期刊種數的比例將呈現1:n:n2(平方)..的關係
2.洛卡定律
作者生產力最原始的經驗定律

(僅發表一篇論文的作者約占全部作者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占大部分,
多篇的作者佔少數,也就是說多產作者其實是少數的)
3.齊夫的字詞分佈定律
字詞的排名順序(r)和出現次數(f)的乘積等於一常數C,也就是
r*f = C,此常數即為全文獻字數之總合基數

●書目計量學的實證研究文獻加以蹤合整理,可將其應用歸納為:
1.學術傳播:
(1)傳播者與接收者之特性研究
(2)傳播產物的研究(文獻)
(3)傳播內容概念的研究

2.圖書館館藏評鑑
可應用布萊德福定律加以界定學科之核心期刊與邊緣期刊,
再配合文獻的老化研究,可協助圖書館在有限經費之下,
釐定正確的淘汰與典藏之政策。
不過圖書館很少使用,因為USER的角度不同,可能USER認為很常看的,
但卻是邊緣期刊

3.資訊服務

●資訊計量學的應用:
1.文獻的量化成長
2.資訊的分佈與退化
3.資訊產物與服務的效率
4.資訊系統和資訊建設的效率
5.各種文獻作為科學傳播工具的角色
6.資訊的適當與相關研究
7.以不同的參數排列期刊與連續性出版品
8.在科學傳播中非正式溝通的腳色
9.期刊間主題內容的重複性
10.科學家的引用習慣以及引用文獻分析
11.以參考書目為基礎,決定學科間及學科本身內部的關係

資訊計量學可應用於圖書館管理、科學社會學、科學史、
科學政策與資訊檢索等領域

●評鑑

蔡明月老師也提到了一些關於評鑑的議題,像是學校的性質不同、
資料庫性質差異,都會影響到評鑑的結果,不能將性質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比,
也不能夠單就數量,使用情況,就去斷定說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此外,學科領域不同、期刊影響因素不可以互相比較。
而Negative citation不一定不好,因為有回應總比沒有回應好,
老師也提出不應該是排名,應該是要排Rank。
也有一些人將一份東西拆成很多分,為了就是要多拿獎金,種種的因素,
都會影響到評鑑的素質,而評鑑的工作,我認為是要在同一個起跑點,相同的環境,
相同的領域,才能夠進行,不同的東西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

Week 8 社會科學研究法 ─ 質化資料分析

(認知)

這星期的課程,是介紹質化資料分析


●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的相似處:

1.都包含意義推論,提供或解釋所觀察到的data 的意義
2.都包含了公開的方法或過程
3.所有資料分析的中心是比較,包括質化和量化資料
4.分析中,研究者努力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及誤導的推論

●量化分析與質化分心的相異處:

量化:
1.特殊的、標準化的資料分析技術中選擇
2.等到所有資料都蒐集完成並轉換成數字之後才開始進行資料分析
3.演繹
4.使用統計

質化:
1.比較不標準化
2.分析比較不是獨立的階段,遍佈在研究過程中的每個階段
3.歸納
4.不使用統計

●研究者對於資料可以提供三種類型的解釋:
1.因果
2.結構
3.詮釋
質化分析的解釋的特質又有比較不抽象、詳細描述情境、說明複雜的過程

●質化資料編碼:
1.Open coding (開放式編碼)

(1)剛開始蒐集資料的第一階段形成的,研究者擺放主題並給初始碼或標籤,
是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成幾類的第一步驟
(2)讓資料內部的主題浮現出來

2.Axial coding (主軸式編碼)
(1)資料的第二層過濾
(2)研究者從一些有組織的最初編碼或初級概念開始
(3)聚焦在先前的編碼主題多過資料本身
(4)研究者會問關於原因和結果、條件和互動、策略和過程、並尋找群集的類別或概念
(5)不僅刺激關於概念或主題間關係的思考,也提出新的問題

3.Selective coding (選擇性編碼)
(1)再一次掃描資料和之前的編碼
(2)在概念發展完成並開始組織幾個核心概念間的全面分析之後開始進行
(3)有選擇性的檢視能反映主題的個案,並在大多數或所有資料完成編碼後進行比較或對照

●Analytic Strategies:
1.Ideal Types
是用來比較的標準

2.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修正的概念和模型越來越接近全部證據,而不斷地修正也使其更正確

3.Illustrative Method
將理論應用在具體的歷史情境或社會情境中,或是以前述理論為基礎來組織資料

4.Domain Analysis
主要目的在建構ontology

5.Analytic Comparison
從先前存在的理論或歸納發展出規律或模式關係的想法

6.Narrative Analysis

7.Negative Case Method
從分析比較加上了差異的方法,其焦點在於注意個案間的差異

(行動)

在課堂上,我們分組作了coding data的練習,
我們這組的編碼為:

DA → DATE
AC → ACTION
CP → COMPLAIN
MA → MARRIAGE
JK → JOKE
Q → QUESTION
CO → COMFORT

後來經過Dr.Jonathan Foster的指導,發現有些太過於具體,
像是AC和Q還有MA,所以我們重新整理過後,變成了:

DA → DATE
NV → Nonverbal
CP → COMPLAIN
EM → EXPERIENCE OF MARRIAGE
BM → BEFORE MARRIAGE
AM → AFTER MARRIAGE
(將MARRIAGE細分為EM、BM、AM)
JK → JOKE
CO → COMFORT

(感受)

資料分析是很重要的,當我們在面對大量的資料時,
要做好分析的工作,才不會迷失在資料中。
而課堂上coding data的練習,我覺得非常的重要,
我們可以從當中去了解自己在編碼的過程中,哪裡出了問題,
該如何改進才能夠更完善。
總之,這堂課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東西,真的是獲益良多!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Week 7 社會科學研究法 ─ Field Research

(認知)
●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
1.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素描當時發生的現象
根據自然主義 naturalistic(一切不會有事前的設計)
2.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社會意義),
觀察參與者的行為,從被觀察者角度去顯現出來的文化,
研究者去嘗試描述參與者的觀點(問卷是研究者設計的)
而社會意義指的是所謂"圈內人(Native/Insider)"對現象的理解

3.質化研究的研究問題是開放的,沒有預設觀點的研究問題,沒有假設
4.觀察後才產生FRAME WORK
●量化研究的觀察重點:
1.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
2.量化研究問卷設計 已有幾個既定的觀點
3.先有FRAME WORK

●民族誌對文化的假定:
1.display of behavior(可觀察的表現於外的行為)
2.a meaning system(不可觀察,但可詮釋的社會意義系統)

●Steps in Field Research
1.自身的準備,要閱讀文獻和
defocus(去除自身固有的觀點,也就是open to the setting)
2.選定一個實地,並且獲得進入的機會
3.進入實地,並且建立社會關係
4.要被社群接受,成為圈內人
5.看、聽和蒐集資料
6.開始分析資料並且產生和評估假設
7.聚焦於精確的觀點並且用theoretical sampling
8.進行訪談
9.離開場域
10.完成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幾個注意事項:
(1)去自身固有的觀點
(2)培養研究和人際技巧
(3)適度揭露研究 但不要提供太多
(4)要經常reflect /自我觀照、反觀、省思等
(5)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
(6)要有同理心,但不能有同情心(要有適度的理性去控制)


●physical setting -- 實體環境
實體環境影響互動方式(場域的安排會影響互動)
老師們舉了理個例子:
1.之前的教室會使Foster老師採用演講式的教學,
現在的教室則無形中鼓勵老師用討論的方式上課
2.Pettigrew的腳的診所的擺設圖
(本無任何想法,只是進去觀察所產生的working hypothesis)

觀察(observation)和推論(influence)觀察具體事實,研究者進一步從觀察產生推論,進一步由訪
談來證實研究者的推論。

(行動)
Dr. Jonathan Foster在課堂的最後,根據同學的題目,選出了五個主題,
讓大家進行分組作業,我們這組的題目是:
What studies have us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understand/explain students
information behavior.

星期四的晚上,我們這組和Dr. Jonathan Foster
討論出了五個What do we want to find out:
1.學生資訊行為的理論?資訊行為的理論及面向有哪些?學生資訊行為要多考慮什麼?還是一樣?
2.學生資訊行為研究的區域分佈?研究對象所屬地區台灣, 美國, 歐洲, 亞洲, 非洲,其他
3.不同年齡或階段的學生資訊行為的差異? 研究所以上, 大學以上研究所以下, 大學以下
4.不同學生專業背景資訊行為的差異?
5.學生資訊行為運用質化研究法有哪些?

(感受)
這星期的課程真的是非常的豐富,除了上課的內容外,
我們也和Dr. Jonathan Foster進行討論Task 2,
真的是現學現賣,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就是美美老師說她對我們只有同理心,沒有同情心,哈哈。